生活中,跌倒撞傷、車禍、運動意外導致頭部創傷等情況實在常見,部份個案會出現明顯的頭部創傷,但更多人受傷後表面上無大礙,日後卻可能出現情緒波動、記憶力下降、難以專心,甚至做事效率大不如前。這些都可能是腦創傷(Traumatic Brain Injury, TBI)的後遺症,只是往往在受傷初期被忽略而已。
不少TBI患者長期受困於記憶功能下降、睡眠障礙或情緒困擾,有些人甚至出現整體認知能力衰退,例如語言表達困難、反應變慢或決策能力下降,影響工作表現及日常生活質素。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、認知訓練、心理治療等,然而成效一般非常有限。有些人更對藥物反應敏感,副作用反而成為另一個困擾。
近年,歐美國家的先進醫療機構開始應用定位導航腦磁激治療腦創傷,成效相當顯著。腦磁激 (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 TMS) 最初應用於治療抑鬱症和失眠,如今有越來越多研究支持它對腦創傷後遺症的功效,尤其在提升專注力、情緒穩定和記憶功能方面。TMS 屬於非侵入性技術,無需麻醉或藥物,透過安全的磁脈衝刺激大腦特定區域,促進神經網絡生長和活動,改善大腦的功能。配合定位導航系統(Navigation TMS),可以根據每位患者的大腦結構和功能特徵,準確鎖定治療區域,提升療效。
一位40多歲男士在交通意外後,身體復原良好,但腦海卻常感到混亂,無法集中精神,即使簡單工作都變得吃力。他接受評估確認腦創傷後遺症,開始進行定位導航腦磁激治療。兩個星期下來,顯著感到思考清晰,集中力回來了,人也精神得多。
隨著科技進步,大腦復原醫學亦不斷出現究破,逆轉腦部創傷亦非遙不可及。
(作者為美國心理學會會員 執業臨床心理學及腦神經心理學專家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