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開情結:ANTs
隨著醫學研究不斷發展,人類對大腦神經信號及化學物質,以至它們與情緒及行為之間的關係,認識越來越深入,筆者近年亦開始將有關的最新科研知識應用在臨床工作上,效果十分理想。大腦改變,人生亦隨之改變。Your Brain Change, Your Life Change。
隨著醫學研究不斷發展,人類對大腦神經信號及化學物質,以至它們與情緒及行為之間的關係,認識越來越深入,筆者近年亦開始將有關的最新科研知識應用在臨床工作上,效果十分理想。大腦改變,人生亦隨之改變。Your Brain Change, Your Life Change。
這段日子,我們都累了。整個社會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衝擊,疫情一浪接一浪,前景令人擔憂。今晚臨床心理學專家Dr. Sam Ng 會上港台節目「講東講西」分享一下如何在疫境中調整心理狀態,保持士氣,面對挑戰。
科技進步,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壽命持續增長,腦退化問題卻日益嚴重,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)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頭號殺手,並有年輕化的趨勢。自20世紀初醫學界確認阿茲海默症,治療方法可謂了無寸進,成為無藥可醫的疾病。
筆者朋友華哥(化名)是一位演藝界重量級人物,月前在朋友聚會中碰面,向我訴說近日嚴重失眠,開始察覺有抑鬱情緒。半年之前,他放下多年繁重的工作,正式開始退休生活,從前忙得不可開交日以繼夜的工作,忽然「樂得清閒」,自覺晚一點睡覺沒有什麼問題,反正日間也沒有特別的安排,逐漸失去生活規律,慢慢開始失眠現象。
最近,來到找我接受腦磁激及認知行為治療的腦退化症病人越來越多。統計顯示,2019年全美國大約有580萬名65 歲以上人士患上阿茲海默腦退化症 (Alzheimer’s Disease),估計至2050年,人數將會增加至1400萬。即是說每6名65 歲以上人士便有1名是阿茲海默症患者,情況非常嚴重。醫學界於1901年確認有關阿茲海默症以來,研究與治療發展都非常有限,目前還未有藥物能夠有效治療這個病,及早診斷和減慢病情惡化是現今治療的主要方向。
近月的肺炎疫情導致人心惶惶,社會氣氛緊張。
臨床心理學專家Dr. Sam Ng 在港台節目「講東講西」分享一下在「疫」境之中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係。當晚題目為「疫境浮生」。
最近,來到我們中心接受腦磁激及認知行為治療的腦退化症病人越來越多,除了記憶衰退外,他們的認知、情緒和自理能力也出現問題。患者家人每次來到中心都會向筆者訴說照顧他們時的困難,更甚的是那份無助和無望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