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練成2分鐘入睡
時代變遷科技進步,城市人生活緊張,失眠現象十分常見。
筆者從事臨床心理治療工作20多年,失眠是無日無之的問題。失眠會引發心理和情緒現象,又或者反過來因爲心理和情緒問題而引發失眠。
筆者幫助病人處理心理問題時,他們經常會詳細講述過往的回憶和經歷。很多人都認為大腦記憶就像一部錄影機,可以隨時「回到」畢業典禮、浪漫婚禮、子女出生等時刻,重溫當中細節。究竟事實是否如此呢?
上月,Tesla汽車的創辦人Elon Musk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公布一項利用大腦連接電腦的神經介面(Brain-Computer Interface)醫療技術的新突破。發布會上,一隻猴子透過大腦意識直接向電腦發出指令,玩經典的乒乓球遊戲,過程毋須用手控制遊戲桿。
嬰兒瓜瓜落地的一刻,生命開始,人就在白紙一般的生命裏,記下筆跡。我們不停開始接觸身邊的新人物、新事物、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、行為和技巧。隨年漸長,這些人物、事情、知識和技能,就存放在我們大腦的記憶系統當中。
隨着年紀老化,認知障礙及阿茲海默症(腦退化)成為當前一個重大的健康問題。
阿茲海默症的其中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大腦內部積聚過多β類澱粉蛋白質(Amyloid beta plague,簡稱Aβ),引致局部缺氧情況,影響大腦神經脈衝訊號傳遞,導致神經網絡出現退化。研究發現,如果能夠有效減少Aβ蛋白積聚,將有效改善認知功能,控制或逆轉退化情況。
上星期在電台節目和主持人鄧達智探討死亡、善終和善別這令人沉重的課題,節目播出後,引來頗多迴響。面對生老病死,許多人都認為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,身體機能退化和長期受疾病折磨才是令人最恐懼的事情。
大腦是人類身體的總指揮,消耗身體總能量四分一,腦神經細胞同時產生大量新陳代謝物,這些無用甚或帶毒性的物質透過緩慢的滲透作用,溶解於腦脊髓液(cerebrospinal fluid)中,然後回歸血液循環系統,經過肝臟和腎臟排出體外。
過去10年,筆者專注利用現代無創腦神經科技治療失眠、心理及情緒病問題,以至其他與大腦相關之疾病,包括一系列退化性病變,例如認知能力退化、阿茲海默腦退化症、耳鳴和柏金遜症等,成效相當理想。然而,經常有人會問:大腦退化和衰老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嗎?
家明在幼稚園的時候被診斷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(ADHD)。母親形容他是一台高速轉動的引擎,精力充沛,語言過多,衝動暴躁,無法集中精神。他經常無法入睡,騷擾家人;沒有朋友,同學們避開他,其他家長也不讓孩子接近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