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層睡眠:決定大腦健康
大腦是人類身體的總指揮,消耗身體總能量四分一,腦神經細胞同時產生大量新陳代謝物,這些無用甚或帶毒性的物質透過緩慢的滲透作用,溶解於腦脊髓液(cerebrospinal fluid)中,然後回歸血液循環系統,經過肝臟和腎臟排出體外。
大腦是人類身體的總指揮,消耗身體總能量四分一,腦神經細胞同時產生大量新陳代謝物,這些無用甚或帶毒性的物質透過緩慢的滲透作用,溶解於腦脊髓液(cerebrospinal fluid)中,然後回歸血液循環系統,經過肝臟和腎臟排出體外。
過去10年,筆者專注利用現代無創腦神經科技治療失眠、心理及情緒病問題,以至其他與大腦相關之疾病,包括一系列退化性病變,例如認知能力退化、阿茲海默腦退化症、耳鳴和柏金遜症等,成效相當理想。然而,經常有人會問:大腦退化和衰老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嗎?
家明在幼稚園的時候被診斷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(ADHD)。母親形容他是一台高速轉動的引擎,精力充沛,語言過多,衝動暴躁,無法集中精神。他經常無法入睡,騷擾家人;沒有朋友,同學們避開他,其他家長也不讓孩子接近他。
“來到一個新的學校環境,打開門慢慢進入課室。時間尚早,只有幾位同學在裏面坐着。我靜靜地坐在旁邊的一個座位,越來越多同學進入課室,都是陌生的面孔,焦慮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……”以上是一段筆者設計的虛擬現實影像(VR – Virtual Reality)。
最近兩年開始利用腦磁激幫助受嚴重耳鳴困擾的病人,成效令人相當鼓舞。
耳鳴就像一個不能關閉的收音機,不斷發出噪音,患者感覺耳朵聽到或腦中出現持續的嗡嗡聲、風聲、電視雜訊聲或刺耳噪音等。每個耳鳴患者所聽到的聲音都可能略有差異
最近我在報章、YouTube及其他社交媒體介紹最新引進的科技,利用腦電波檢測技術治療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,效果非常理想。要深入明白腦電波回應治療,首先要了解一下腦電波的概念。
每一百個十八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當中,大約有五至七個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(ADHD)。ADHD 成因複雜,主要症狀包括專注力弱,過度活躍及有衝動行為,影響學習、生活及社交。傳統醫學主要使用藥物與行為治療,透過藥物提升專注力及加強自制能力;透過行為上的規範修正不恰當的行為反應。醫治黃金期從幼稚園到小學及初中階段。
正向心理學是近年一個熱門話題,吸引力原理(Principle of Attraction) 是其中一項建基於正向心理學、腦神經科學、社會心理學,以實證為本的心理現象。簡單而言:積極思維吸引正面效果;消極思維吸引負面效果。
隨著醫學研究不斷發展,人類對大腦神經信號及化學物質,以至它們與情緒及行為之間的關係,認識越來越深入,筆者近年亦開始將有關的最新科研知識應用在臨床工作上,效果十分理想。大腦改變,人生亦隨之改變。Your Brain Change, Your Life Change。
科技進步,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壽命持續增長,腦退化問題卻日益嚴重,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)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頭號殺手,並有年輕化的趨勢。自20世紀初醫學界確認阿茲海默症,治療方法可謂了無寸進,成為無藥可醫的疾病。